资源量与存货之间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1-6 分享到:

资源量与存货之间的关系

陈  源

西方技术规范在涉及资源量和储量时会有一个名词 – 存货(Inventory)。如果有机会阅读足够多的西方技术报告,你可能会发现:除了通常的资源量和储量分类概念外,还会出现“存货”的概念,如何理解这个“存货”概念呢?

在技术经济分析过程中,存货(Inventory)具体内容包括如下:

  • 原材料、辅助材料;
  • 燃料;
  • 在产品 – 半成品;
  • 产成品 – 未完成销售的最终产品;
  • 备品、配件。

这里的存货概念主要指未能完成销售的中间产品。本文的存货与上述内容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我们知道,地质勘查、资源量和储量概念均离不开经济概念,资源量是指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可开发利用的矿石量,而储量是指当前市场条件下可经济开发利用的矿石量。也可以说,在当前市场条件下,不是所有资源量都能被经济开发利用,甚至全部不能被经济开发利用。如果将地质勘查活动类比为制造业过程,则地质勘查的最终产品就是储量,储量是矿产品的原料,资源量不是矿产品的原料,资源量是半成品,是最终可转换为储量前的在产品。因此,资源量 = Inventory,而Inventory内没有储量。在此情况下,一般不去涉及存货的概念。

在可行性研究工作完成后的几个月内,或者生产矿山暂停运营之后,因矿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化,原来确定的“储量”在当前市场条件下不再是可经济开发利用的矿石量,此时的“储量”=Inventory,并与原来的资源量相区别。即原来报告的资源量和储量数据可调整为报告资源量和Inventory数据。此处的“Inventory”与技术经济分析过程中涉及的“Inventory”之间,既有经济概念上的“中间产品共性”,实际又指不同的两件事。

因此,Inventory不属于资源量和储量分类,但是,引入“Inventory”可以更好理解资源量和储量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