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源
西方矿业界的技术报告有公开报告和非公开报告的区别, 非公开报告多指公司的内部报告。公开报告是指在投、融资过程中涉及勘查结果、资源量和储量数据的报告,形式上包括年报、季报、新闻发布、网站发布等。技术规范一般要求所有公开报告要严格执行相应的技术规范如JORC规范,其执行程度、勘查结果/资源量和储量估算结果要接受同行监督和挑战。那么,这一同行监督机制如何运行呢?
勘查结果/资源量估算结果的三级监督机制
涉及勘查结果/资源量估算的首次公开技术报告必须由独立第三方合资格人签字负责,合资格人的报告质量实际上有下列三级监督机制:
- 合资格人签字的公开技术报告在形式上要有至少一位同行签字。公开技术报告的签字合资格人为技术上的直接负责人,签字同行为间接负责人。如果合资格人来自专门的咨询机构,则合资格人在承接任务时的胜任性首先会受到其所在咨询机构的审查和认可,咨询机构无论签字与否,均需承担技术上的间接负责人责任。
- 上市或投、融资交易时受到证券交易所的侧重上市规则方面的审查,或来自投资方同行的挑战。任何违反技术规范实质性原则的结果均可能导致公开技术报告的签字合资格人的不利后果。
- 签字技术报告公开后,将不可避免接受大量同行的监督和挑战,部分同行可能就是与该签字技术报告有利益关系的股民。
储量估算结果的三级监督机制
- 除涉及勘查结果/资源量技术报告的第一级监督机制外,涉及储量的公开技术报告还将涉及更多的合资格人,比如采矿工程师、选矿工程师、环境工程师和技术经济分析师等,合资格人之间各自责任明确。形式上,报告的签字人为项目经理,其他关键性合资格人如采矿工程师也是需要承担技术上的直接负责人责任。最终报告的合格性将受到合资格人之间的相互制衡与监督。
- 除涉及勘查结果/资源量技术报告的第二级监督机制外,涉及储量的公开技术报告还将直接受到承担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技术团队同行的监督与挑战。在技术层面,储量估算的过程就是对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结果的审计和采矿模型的重新验证过程。
- 第三级的同行监督与涉及勘查结果/资源量技术报告相同。
技术报告的公开性和透明性要求为上述监督机制运行的基础
技术报告的透明性和公开性要求是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即签字负责的合资格人需要充分披露勘查结果/资源量和储量估算过程中方法和参数,以达到任何一个读者能依据其披露信息来概要判读、验证其结果,一切在阳光之下运行。
合资格人所属行业协会
负责上述同行监督过程中对合资格人失信行为的惩戒。
上述机制完全基于市场条件运行, 不需要政府花太多的精力和资源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