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源
技术尽职调查就是聘请有一定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地质、采矿、选矿、安全/环境和法律、技术经济等,针对影响评估项目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矿业企业投资环境、矿权证、资源/储量、风险评估和矿权估值等,评估的目的是将矿业项目的价值和风险转化为投资或融资时的“通用语言”,以方便非专业人员理解和决策。技术尽职调查的核心是矿权价值和风险识别,矿权价值的主要依据就是对保有资源量和储量的认可,以及对资源量估算主要依据的原始数据库的核实和资源开发条件评估。对矿权的载体-矿业公司的评估也是重要内容之一。
尽职调查团队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经历是尽职调查预期结果的关键因素,一旦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存在问题,或不同专业之间的协调性不足,则尽职调查的结果只能是花拳绣腿,很难达到尽职调查的目的。
矿业公司法律状态与投资环境
尽职调查包括法律、财务和技术,其中,技术尽职调查主要从技术的角度来涉及法律和财务方面的调查,形式上以实地抽样走访为主。内容上不是重复调查,而是从技术角度相互印证。法律方面的调查包括矿业公司的管理能力、矿权证的有效状态、调查的资源量/储量是否处于矿权证范围之内、土地使用/复垦规定、环评批复、安全生产许可、闭坑政策等。财务方面的调查包括公司的已发生主要投资涉及的固定资产,如开拓坑道进展、现有采选矿设备的产能和剩余寿命(涉及到储量转换)、负债水平(涉及到折现率确定)、运营成本(涉及到边界品位确定)、当地的税收、汇率政策、产品销售合同等(涉及到经济分析)。此外,投资环境的调查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如矿业权在当地法律环境中的风险、矿权区外围可利用的公用基础设施,包括供电、供水设施、道路、物资(生产与生活)供应、产品销售、人力资源、主要耗材、燃料、动力和人力成本价格,以及附近社区的关系等。
数据库
资源量估算基础就是原始数据库,如果原始数据库一旦有问题,其后的储量转换和矿权价值评估则成为空中楼阁。数据库是指勘查投入后形成的一整套资料,内容包括测量资料、地质填图、物化探、采样工程(探槽、坑道和钻孔)、测试数据和各种解译矿化体平剖面图资料、勘查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重点是现场核实主控矿因素、采样工程的真实性、完整性、样品的安全性和测试的准确性。主控矿因素是矿体解译的基础。采样工程的完整性包括迄今完成的工程量,以及所有完成的工程是否全部进入数据库。比如报告已施工56个钻孔,那56个钻孔是否与56个岩芯配套(实际可能完成了25个钻孔),是否只有52个孔的资料(见矿不好的4个孔省略了,这样矿体的连续性会更好)。需要抽样调查实际岩芯与编录资料是否吻合(编录资料可能发生后期修改)。样品的安全性是指从样品采集到样品加工期间的责任人是否明确,以及样品加工车间的质量和责任人。如采样登记单、送样单、样品加工流程查证等(能直接查找到责任人,通过交谈能很快发现在这个环节是否存在严重问题,如富样和贫样之间相互严重污染,或向样品中参进精矿)。测试的准确性包括测试单位资质、质量控制样结果分析(内检样和外检样)以及打印的具有法律效力测试报告。 上述任一情况的出现都会产生严重的风险,通常可设计一套验证程序来帮助评估,如重新施工2-3个验证钻孔、粗副样和细副样的重新采集、测试验证。此外,如果发生采矿活动,还要实地查证保有资源量核实的依据和截至日期。
一旦发现原始数据库存在重大的,或存在不可补救的缺陷,评估任务即可终止。
现场考察评估可行性研究成果
无论项目是否开发,均要从采矿、选矿、环境和安全等方面评估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开发风险。如果已经完成可行性研究,则要考察评估可行性研究的程度和主要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只有预可行性研究程度的可研才能满足储量转换的条件。现场要考察主要技术方案如采矿设计、选厂设计是否合理、基建投资和运营成本数据是否合理、其他费用是否进入基建投资和运营成本数据,如采矿权价款、未来的加密钻探、环境、安全、水土保持设施、土地复垦费用、地质灾害、生态环境(尾矿库)、水土保持等闭坑保证金或补偿费等是否进入基建投资或维护运营投资,环境、安全、水土保持设施日常维护费用、排污费用等是否进入运营成本等。如果发现不合理,则要进行相应数据的合理调整。此外,还要重点对基建投资和运营成本数据估算误差进行评估确认。
主要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基建投资和运营成本数据的合理性对矿权价值评估将产生严重影响,基建投资和运营成本数据估算误差在矿权价值评估过程中不会变化,向矿权价值传导并对确定矿权价值误差范围产生直接影响。
资源量估算验证和储量转换验证
室内重新确定合理的资源量边界品位,进行资源量重新建模和估算,确认资源量级别划分的合理性,并与原估算结果进行比较。涉及储量时,也要模拟采矿设计,重新确定储量边界品位,建立储量模型,进行储量重新转换,并对排产计划进行优化。 在此过程中,资源量级别划分和采矿排产计划是关键。保有资源量和储量数据是矿权价值评估的基础,保有资源量级别可信度和储量的可信度在矿权价值评估过程中不会变化,并对确定矿权价值误差范围产生影响。
财务分析与矿业权市场价值评估
在尽职调查报告编写过程中,务必要区分财务分析和矿权价值评估的概念。可研中的财务分析是基于可研当时认可的最佳技术方案所对应的经济分析,目的是确认项目的可行性。具体则表现为在最佳技术方案条件下,可采储量是否是经济的。
矿权价值是将该矿权置于当地的矿业市场中去估值,折现现金流量法只是矿权估值过程中的方法之一。矿权价值对投资方和融资方来讲是当时的和公平的市场值,包含了项目自身内在风险和市场因素。从该意义上来讲,可研中的财务分析是矿权价值误差范围中的一个特例,即消除了可测算的项目自身内在风险后的结果。在矿权价值评估过程中,部分可研中的参数在价值评估过程中是需要修正的。比如,在可研过程中为减少基建投资总额,可采用融资租赁方式获得一部分生产设备。但是,在矿权价值评估时,其租赁设备应修正为基建固定资产投资。
无论财务分析,还是矿权价值评估均要进行敏感性分析,并直接用于确定矿权价值范围。此外,还要给出确定折现率的理由,折现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矿权估值结果。同一矿种项目的折现率在矿业市场繁荣上升期和萧条下降期是不同的,同一市场中同一时间的不同矿种,其折现率也是不同的。
风险评估
技术尽职调查的风险评估要涵盖尽职调查的所有方面,至少要包括地质、采矿、选矿、环境、基建投资和运营投资等几个方面。一般按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进行风险分级:高风险、中等风险和低风险。风险评估是尽职调查的重要结论性意见之一。对新的投资者来说,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来化解或控制项目的高风险因素,一般不宜进行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