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矿业项目尽职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8-5-22 分享到:

如何解读矿业项目尽职调查报告

陈 源

加拿大NI43-101将涉及公开投融资的报告称为技术报告,其矿业界多称其为独立性技术报告(ITR)。在澳大利亚,这类报告称为技术评估报告(TAR)或独立专家报告(IER)。在香港,这类报告称为资质人报告(CPR)。这些不同名称技术报告的实质就是开展独立性尽职调查,在此基础上给出资源量和储量声明。本文将这类报告称为尽职调查报告。因为,此类报告的目的是为投融资决策提供依据,其读者多为非专业或半专业性人员。对非专业或半专业性人员来说,如何解读尽职调查报告将直接影响其投融资决策的客观性。

资质人

  • 合格性检查:

尽职调查属团队性工作,其核心资质人包括对原始数据查证、资源量估算和储量转换三类资质人,资质人的合格性内容包括其与拟调查项目的相关工作经历、与业主之间的独立性关系,以及参与程度。如果缺失对原始数据查证的资质人,或相关资质人没有参与,只是象征性履行签字手续,则尽职调查报告实质上就转化为一个读书报告,即对现有资料进行重新整理和包装后的结果。此外,还需检查尽职调查报告的同行审阅人的合格性。

  • 免责声明:

尽职调查的团队需要对原始数据查证方法、资源量估算和储量转换结果负责,如果用免责声明的方式来规避这方面的责任,则此类报告的参考价值变得非常有限。

  • 评述性意见:

任何一个项目都很难是十全十美的,任何问题不足的程度必须要由专业性的资质人来给出评述性意见,评述性意见将覆盖报告的方方面面。NI43-101明确规定,资质人的评述意见不能是主观性的,其观点要能获得同行的认可。缺失评述性意见或报告前后评述性意见相互矛盾,则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潜在风险将可依据矛盾性的评述意见来甄别。矛盾性的评述意见通常是因为为了完成尽职调查任务,将团队各自为政的结果简单罗列在一起,这样的尽职调查报告的参考价值也是有限的。

矿权证的有效性

需要检查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检查资质人对矿权证的有效性如何查证,二是要检查、查证矿权证是否包含了报告声明的全部资源量和储量。对没有描述清楚矿权证与资源量和储量声明之间关系的报告,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此外,如果尽职调查涉及储量问题,则还要检查环评是否已获政府审批,以及土地使用权是否影响实施采矿活动。

原始数据

内容上包括原始技术数据和原始经济数据,原始技术数据(测量、地质填图、钻探、样品加工、测试、选矿试验等)是资源量估算的基础,而原始经济数据(可行性研究、基建投资、运营成本、采矿和选矿生产报表、税费、销售合同等)是储量转换的基础:

  • 检查原始数据的来源、截至日期及责任人:

原则上,原始勘查数据的质量要由负责实施勘查工作的资质人负责,原始勘查数据的质量不会因为开展了尽职调查后发生质的改善。原始数据的截至时间与资源量估算有效日期相差过大,如1年,或发生实质性采矿活动,则资源量估算结果不属保有资源量。检查采矿计划是否建立在至少预可行性研究基础之上。矿山生产与经营数据的责任人为项目业主。

  • 勘查工作量汇总数据与资源估算数据库:

勘查工作量数据可大概判断矿业项目的勘查程度,是勘查成本估算的重要依据。资源估算数据库与勘查工作量汇总数据通常出现在报告的不同章节,二者应该是一致的和相互印证的。一旦检查发现二者不一致,则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比如,勘查工作量汇总数据中有68个钻孔和8,800个测试数据,而资源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库是58个钻孔和7,800个测试数据,其资源量和储量估算结果可能就存在重大问题。

  • 检查负责尽职调查的资质人查证原始数据质量的方式、方法及其评述意见:

原始数据的质量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因为可信度过低,或误差过大,不能满足资源量和储量估算要求。此种情况下,尽职调查报告就无法完成;二是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而资质人认为还是能满足资源量和储量估算要求。其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数据是查证原始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读者需要检查是否存在QA/QC分析结论;从资质人的评述意见中检查原始数据是否可能存在重大缺陷,即不能满足资源量和储量估算要求的情况下,资质人仍然完成了资源量和储量估算声明。比如,核心资质人没有到过现场,也未对原始数据开展任何形式的查证工作。或者地质师在报告的不同章节,或采矿工程师和地质师之间对原始勘查数据质量的评述意见差异较大。或者,所有原始经济数据原原本本引自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地质成矿特征

  • 地质成矿模型:

检查是否有地质成矿模型的描述,因为地质成矿模型是资源量估算的基础。

  • 勘查潜力评述:

检查是否有对勘查潜力的评述,勘查潜力很大程度上影响项目潜在价值。

  • 选矿试验及选矿试验程度:

检查是否有对选矿试验的描述,选矿试验是判断项目潜在经济价值的重要依据。选矿试验大类上分为物理选矿和化学选矿,其产品多为精矿。选矿试验程度从低到高通常分为:可选性试验、实验室流程试验、实验室扩大试验和半工业试验。对难选矿石或新的选矿流程,尤其是选矿试验程度较低的非常规的化学选矿流程,可能构成重大潜在风险。

  • 资源量和储量估算声明:

检查资源量和储量估算资质人的合格性以及资源量和储量估算声明时间。通常资源量估算的资质人要有相应的地质勘查和资源量估算经历,而储量估算资质人要有采矿和储量转换经历。此外,还要检查是否存在将推测资源量转换为储量的问题。

  • 可行性研究程度:

储量转换必须建立在预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之上,主要技术方案如采矿设计方案至少要通过简单的优化过程来确定。检查采矿回收率和贫化率数据以及排产方案中每年的采出矿石品位数据是否是规则的,如果这些数据是规则的,则说明采矿设计和排产方案仅仅进行了概略性类比,没有进行优化过程。同时还要检查资质人的评述意见,以确认预可行性研究是否存在开发技术条件方面的重大缺陷。

财务分析

对可行性研究成果来讲,检查基建成本与运营成本数据的来源以及是否存在利用数年前的定额数据指标,未进行调整而直接应用问题。对生产性矿山来讲,检查基建成本与运营成本数据是否与最新一次财务审计数据一致。也可与同等开采方式和开采规模矿山的基建成本比较,看是否存在重大差异。现场考察或通过其它途径很容易获得企业所在地的用工工资水平、电费和油料价格等参数,检查这些数据与运营成本数据是否存在较大出入。检查净现值数据是否为税前结果。对生产性矿山,检查净现流模型中是否存在将所有前期基建投入作为沉没成本处理,导致异常虚高的内部收益率数据结果,或者净现流模型中生产规模与现有实际生产规模存在较大差异而未给出原因。检查折现率数据的取值说明,因为折现率数据有所得税前与所得税后、名义模型和实际模型的区别。检查净现值是否小于零等。

风险分析

检查风险分析结果与你的感觉是否存在出入。检查敏感性分析中当指标变量达到±20%时是否出现净现值小于零的情况。如果出现,则项目的投融资风险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