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源
西方国家通常将资源量分为Measured (探明的), Indicated (控制的)和 Inferred(推断的),基本与我国的331(探明的)、332(控制的)和333(推断的)资源量级别对应,相应的资源量精度大致分别为±10-15%、±25-35%和±50-100%。储量分类必须建立在至少预可行性研究基础上,将332转换为Probable (可能的储量),331转换为和Proved (证实的储量) 或 Probable (可能的储量)。证实的和可能的储量基本分别与我国的可采储量(111)和预可采储量(121和122)级别对应,相应的精度分别提高到±5-10%和±15-25%。储量精度提高的原因是,储量边界品位提高以及矿化体中一部分品位低或厚度小,或采矿技术条件不佳的地段没有转换为储量。
在我国,通常将331、332和333级别资源量的精度控制在±15%、±35%和±50%。因为资源量级别精度目前还没有一个大家无争议的方法来定量测算,所以,资源量级别的精度在中外相应的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但是,资源量精度要求在资源量级别划分和储量转换过程中始终存在,需要遵循。
在我国矿业界,通常用勘查类型、工程网度和块段等手段来控制资源量精度。如331和332级别资源量均需要用331和332级别对应工程网度控制,即不得越过工程网度/块段(不得外推),否则被认为其相应的资源量精度不够。这一要求与我国资源量估算的块段法和剖面法相呼应。332级别资源量的精度需要满足可行性研究(储量转换)过程中的开拓工程设计网度要求,一般要确保开拓工程实施以后获得的开拓储量(121和122)与332资源量之间的误差控制在±35%。如果经验不足的地质师在确定资源量级别时忽略了地质可靠程度(如山地工程控制网度、地质控制程度和采选技术条件等),并明显可预估开拓储量(121和122)与332资源量之间的误差远大于35%,则划分的332级别资源量是不能成立的。如332级别资源量对应的工程网度内,对矿体破坏的成矿后断层或岩脉没有工程控制等,就很容易造成开拓储量(121和122)与332级别资源量之间的预估误差远大于35%。同理,331级别资源量的精度需要满足可行性研究(储量转换)采准巷道网度要求,对应的采准储量(111)与331资源量之间的误差控制在±15%。如果经验不足的地质师在确定资源量级别时不能确认331级别资源量对应的工程网度内矿体存在可能的不连续性,或矿体的形态变化没有获得系统工程控制,其预估误差甚至达到30%时,则331级别资源量是不能成立的。
我国只有333级别资源量涉及工程外推,但我国的实施规范较严格,一般规定333级别资源量的外推为基本网度作1/4平推或1/2尖推,二者结果实际一样。因此,我国的333级别资源量预估精度通常能满足±50%要求。
西方国家通常采用地质统计学来进行资源量估算。变差函数是地质统计学中的重要概念,即来自一个总体的品位数据在采样工程控制的空间内是相关的,并能以此获得一个品位数据与空间方向和位置变化之间的变差函数关系,以此合格的变差函数来对这个总体的品位数据在采样工程控制的整个空间内进行插值。在插值过程中,已知数据对与其愈近的空间,相应影响的权重愈大。这也可以理解为,工程网度愈密,其赋值结果的可信度愈高。因此,资源量级别的精度采用可信度概念来控制,通常结合可研要求和工程网度,采用赋值距离来划分资源量级别。在资源量级别的划分过程中,332和331级别资源量要能满足采矿设计精度要求;332级别资源量对应控制网度下的两个见矿工程之间不允许出现矿体连接或矿体形态上的多解性;331级别资源量控制网度下的两个见矿工程之间矿体的连续性是要有依据来确定的(如露天矿揭露的矿体、地表剥土揭露矿体或沿脉坑道证实的矿体连续性等),不允许任何推定。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我国与西方国家对331和332级别资源量精度概念和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原则是大体一致的,只是资源量精度理解的角度稍有差异。西方国家认为,在333级别控制资源量网度空间内,那些控制网度达到331或332级别资源量时,其采样工程控制的资源量就可相应划入331或332级别资源量,没有我国331或332级别资源量对应块段不得外推的概念,因为332级别资源量空间外围已经被控制333级别资源量采样工程所控制。一旦332级别资源量空间外围没有控制333级别资源量采样工程,此情况下,332级别资源量的确定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其涉及采样工程资源量外推。只要存在无限外推的情况,其资源量精度就要大大减少。此情况下,我国332级别对应块段的资源量不得外推的规定在控制资源量精度的概念上就显得更加合理。
在同一数据库条件下,西方的331和332级别资源量估算结果可能大于我国的结果,原因是我国用块段来控制资源量精度,而西方采用可信度来控制,即可信度控制的331和332级别资源量在空间上分布的范围一般要大于我国331和332级别资源量对应的块段。相反的情况是,我国的块段划分是比较机械的,即331和332级别资源量对应的块段也会出现不能满足可信度控制的331和332级别资源量要求的情况。因此,总体上,在同一数据库条件下,中外331和332级别资源量估算结果大体相当。但是,西方矿业界对333级别资源量概念的理解有较大的误差,主要因为相应的规范对其没有严格的约束,一般可无限外推一个变差函数拟合的变程距离,相当于我国的333网度边距。因此,西方333级别资源量精度通常要远小于我国的相应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