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勘查阶段划分对比

发布时间:2018-5-10 分享到:

中外勘查阶段划分对比

陈 源

我国矿业界通常将整个勘查工作划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四个阶段,其勘查成果对应的资源量级别分别为334、333、332和331,其中,普查、详查和勘探对应概略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勘查阶段对应的项目相应为预查项目、普查项目、详查项目和勘探项目,包括基建和矿山生产项目的补充勘探。勘查阶段的上述划分奠定了我国矿业界多数技术规范的框架,其积极意义是有效控制了在勘查过程中的投资风险。依据1999年我国政府颁布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规范(GB/T 17766-1999),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四个阶段对应的英文分别是Reconnaissance、Prospecting、General Exploration 和 Detailed Exploration,如果将这个翻译提供给西方矿业界,对方的理解与我们希望他的理解结果是很不一样的,除非他了解我国矿业界规范体系。

在加拿大,CIMVAL规范将勘查项目分类如下:

  • Exploration Properties (勘查项目):NI43-101标准中又称Early stage exploration properties(早期勘查项目), 指无资源量项目,该项目类型可与我国的预查项目在概念上完全对应。
  • Mineral Resource Properties (资源量项目):已估算有资源量,但未完成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该阶段包括已关闭的矿山项目、临时关闭的矿山项目和高级勘查项目/Advance Exploration Properties。显然,该阶段包括了我国的普查、详查和勘探阶段的资源量。
  • Development Properties (开发项目):与NI43-101标准中的Advanced Properties(高级项目,与高级勘探项目/Advance Exploration Properties完全不同)接近,指基建前已完成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该阶段与我国勘查阶段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 Production Properties (生产项目):包括基建阶段和生产阶段,该阶段与我国勘查阶段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在澳大利亚,Valmin规范将勘查项目分类如下:

  • Early Stage Exploration Projects(早期勘查项目): 指无资源量项目。
  • Advance Exploration Projects (高级勘查项目): 指已投入一定程度勘查工程,可以利用这些工程估算资源量,资源量已经估算或还未完成估算。
  • Pre-development Projects(预开发项目): 已估计的资源量可用于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但还未完成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
  • Development Projects (开发项目): 指基建前已完成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
  • Production Projects (生产项目): 包括基建阶段和生产阶段。

口语中,西方国家还有Grass-roots Projects (草根项目) 、Greenfield Project (绿地项目)和Brownfield Projects (褐地项目)分类,这是不规范的分类,大致分别相当于无资源量项目、可以估算333级别资源量项目(可以判定能增值了,仍然存在风险)以及已正式完成高级别资源量估算,甚至可行性研究(有把握获得回报了,勘查投入风险减少)。

上述介绍说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勘查项目的划分是大体一致的,即相当相当于我国334资源量的早期勘查项目(西方国家将我国的334不作为资源量)、333资源量的高级勘查项目、332+331的资源量项目、已完成预可研和可研阶段的开发项目(储量+资源量)以及生产项目(储量+资源量)。西方国家没有像我国这样重视勘查阶段的划分,但十分注重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的结果-生产项目。我国的勘查阶段项目分类与西方国家在总体思路上是不完全一致的,西方国家总体思路是:勘查是以可研为目的,可研是以生产为目的,商业性色彩浓厚。实际上,我国的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各自的要求也可解释为分别对应334、333、332和331级别资源量的技术要求,缺失储量概念。好在现行规范明确取消了各勘查阶段资源量比例的要求,似更合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