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程度与投融资模型
陈 源
矿业权是矿业市场投、融资的载体,通过勘查活动,依附在矿业权上的价值随着勘查程度增加而不断变化。拥有矿业权的矿业公司通过融资活动可以获得更大收益,也可以获利退出。新的投资方通过投资活动也可以获得收益。在勘查过程中,融资方和投资方因各自角度不同,彼此期望的融资和投资时点是不同的。
勘查程度划分
从投融资角度讲,勘查程度可分为探矿权和采矿权,其中,探矿权可进一步分为A、B、C和D四个阶段:
- 阶段 A -立项:基于区域物化探资料和目标矿床勘查模型,新获探矿权,未发生实质性勘查投入;
- 阶段 B – 缩小勘查靶区:类似我国化探异常的II级查证阶段和普查阶段的开始,投入面积性勘查活动,如探矿权区内的地质填图和物化探工作,目的是查证矿化带靶区。此阶段可能发现部分矿化露头,以未确认主控矿因素为标志,相当于我国的预查阶段,可获得一定的334级别资源量;
- 阶段C – 工程验证:通过工程验证确定主控矿因素和目标矿床勘查模型,一旦主控矿因素和目标矿床勘查模型通过验证后,即可预期资源勘查潜力。如果勘查潜力过小,项目投资失败。如果勘查潜力较大,进一步勘查投入风险将大大降低。阶段C相当于我国普查阶段的结束,此阶段可以获得一定的333级别资源量,但不是以获得333级别资源量为目的。因此,该阶段的333级别资源量未完全控制;
- 阶段D – 圈定资源量:通过系统实施钻探工程,获得期望的333、332和331级别资源量。该阶段相当于我国的详查和勘探阶段。
采矿权可进一步划分为E和F两个阶段:
- 阶段E – 可行性研究:以未完成矿山基建为标志,332级别资源量已转换为可能的储量,大致相当于我国的121和122级别预可采储量,331级别资源量已转换为证实的储量,大致相当于我国的111级别可采储量;
- 阶段F – 矿山基建与生产:实施矿山基建、矿山试运行和矿山运营。
勘查风险
勘查活动始终与勘查风险或由勘查程度低向勘查程度高的成功机会相伴,不同勘查阶段,其勘查风险是不一样的。
在澳大利亚,基于大量统计资料,从上述阶段 A的立项项目到实施阶段B的缩小勘查靶区的勘查活动,其成功机会为0.54,即只有54%的阶段 A的立项项目才有可能获得预算,以实施阶段B的勘查活动。也就是说,有46%的立项项目通过路线踏勘或剖面检查,因其与目标矿床勘查模型描述的有利成矿因素不符而放弃或暂缓投入。经过阶段B的缩小勘查靶区勘查活动后,阶段B的项目中只有17%概率的项目允许实施阶段C的工程验证。也就是说,如果有100个阶段B的项目,大概只有17个项目获得技术上的认可和勘查预算进入阶段C的工程验证阶段。经过阶段C的工程验证后,主控矿因素和目标矿床勘查模型获得验证,进一步勘查风险将明显减少,有约58%的阶段C工程验证项目允许实施阶段D的圈定资源量阶段。自阶段D开始,勘查风险明显减低,由阶段D到阶段E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其成功机会是87%,即只有13%的资源量项目因环境/资源质量、资源量过小等因素不必开展可行性研究而放弃。由阶段E 可行性研究阶段到阶段F的矿山基建和矿山生产阶段的成功机会是90%,即约10%的可行性研究项目因环境、安全或盈利能力等因素不能过渡到矿山基建和矿山生产阶段。
基于有关资料,我国的勘查阶段成功机会与澳大利亚是相似的,只是由阶段C工程验证项目允许实施阶段D的圈定资源量阶段的成功机会达到72%,高于澳大利亚的58%。
由此可见,探矿权项目的早期阶段风险最大,采矿权项目风险最小。具体来说,由阶段B的缩小勘查靶区勘查活动过渡到阶段C的工程验证阶段风险最大,其次是由阶段A的立项阶段过渡到阶段B的缩小勘查靶区。自阶段C的工程验证阶段开始,即主控矿因素和目标矿床勘查模型通过验证后,其后的勘查活动的勘查风险逐渐减低。因此,阶段C的工程验证阶段是整个勘查活动过程中的关键,为勘查阶段的风险拐点。
勘查成本与预期矿权价值
从勘查/基建投入的数额来说,阶段F 的矿山基建与生产阶段的投入数额最大,其次是阶段E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即由阶段A到阶段F,勘查/基建投入逐渐增大。相应的,矿权价值也由阶段A到阶段F,逐渐增大。其中,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成本如下:
- 采矿许可证的获得;
- 占用土地的获得以及可能的土地复垦义务;
- 可能新增的地形测量、钻探加密工程、地表水文和工程地质调查、水文和工程钻孔、补充的选矿试验等;
- 环评批复。可能还涉及地质灾害、水土保持和安全生产方面的政府许可等。
基建与生产阶段的主要成本是矿山基建与生产流动资金。
通常,同等条件、相同资源/储量数量的采矿权项目的预期价值要大于探矿权项目,相应投资风险也小得多。
从矿权预期价值与勘查/基建投入的比值,或收益来看,阶段D的圈定资源量阶段收益最大,其次是阶段E 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再次是阶段F 的矿山基建与生产阶段。
在阶段 A的立项阶段,矿权业主的所有投入成本包括区域物化探资料综合研究、确立目标矿床勘查模型、申请获得探矿权等,投入较少。阶段 A的矿权价值就是假设的目标矿床勘查模型,对投资方来说就是最高风险的投资,投资方考虑更多的是勘查团队的技术能力和良好的信誉。在阶段B的缩小勘查靶区阶段,勘查投入的费用主要包括面积性地质填图、物化探工作和一定的地表探槽工程,阶段B的勘查投入明显较阶段A增加,但其矿权价值取决于探槽工程是否揭露到矿化露头。如果揭露到矿化露头,外加符合目标矿床勘查模型的有利成矿背景和有潜力的物化探异常,则矿权价值将明显增加。如果未揭露到矿化露头,则至此的有利因素均为间接的和假设的有利成矿因素,矿权价值将增加有限。在阶段C 的工程验证阶段,一旦主控矿因素和目标矿床勘查模型通过验证后,进一步勘查投入风险将大大降低,勘查活动将获得成功。虽然此时获得的333级别资源量不大,但矿权价值将第一次急剧上升。阶段C也构成专业投资者的重要兴趣阶段。当然,多数早期勘查项目也将终止于阶段C,矿权价值急剧降低或归零。在阶段D的圈定资源量阶段,勘查投入主要包括钻探工程及少量的坑道工程费用,获得期望的333、332和331级别资源量价值是不同的。331级别资源量价值要大于332级别资源量,而332级别资源量价值要大于333级别资源量价值。其中,331和332级别资源量价值相对接近,而与333级别资源量价值有较大差异,因为333级别资源量包括外推资源量,误差较大。从投资方角度,资源量级别愈高,投资风险愈低。从融资方角度,资源量级别提高,理论上资源量总量将减少。例如100万吨333级别的资源矿量,如果要全部加密工程获得332级别资源量,在资源总量一般要小于100万吨。
投融资时点
从投、融资角度来讲,勘查阶段、勘查风险、勘查实施技术路径/勘查模型,以及勘查/基建投入和勘查/基建投入后的预期矿权价值就是投融资盈利模型在技术上的体现。
基于勘查投入、收益和勘查风险等因素,投、融资方的最佳时点如下:
- 阶段D的以332级别资源量为主的阶段:该阶段需要有一定量的331级别资源量来支撑332级别资源量的合理性,同时又存在333级别资源量。对融资方来说,资源总量最大,收益最高,为融资最佳时点。这就是为啥在矿业发达国家概略性经济研究(Scoping 或PEA)较盛行的原因。对投资方来说,因为没有完成可行性研究,成功过渡到阶段F的 矿山基建与生产阶段风险仍然过大,通常不是最佳时点。
此阶段的融资方的卖点是:资源数量、未完成勘查的资源潜力靶区以及,如果投资方投入,项目将进入阶段E的可行性研究阶段,以获得风险较小的储量,矿权价值进一步增大。投入方的买点是投入后收益较大,风险能够承受。
- 阶段E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该阶段332级别资源量已转换为121和122级别预可采储量,331级别资源量已转换为111级别可采储量。对投资方来说,大部分勘查风险已消失,为最佳投资时点。通过生产获得的预期利润唾手可得,矿权价值存在一定的市场溢价,容易获利退出。此阶段对融资方来说,从勘查投入的收益角度来说不是最佳时点,但仍然属较公平的交易时点。通常,矿业项目上市(IPO)选择这一时点。如果拥有项目的融资方希望获得上市平台,为今后新项目的融资奠定基础,IPO也是最佳选择之一。
矿业市场分繁荣期和萧条期,交替随时间变化。繁荣期,矿业投资方通常资金充裕,人为淡化风险,上述投资最佳时点向早期勘查资源量项目移动,即阶段C 的工程验证阶段,一旦通过工程验证确定主控矿因素和目标矿床勘查模型后,即构成投资方的次佳投资时点,因为投资方期望从融资方在阶段D高收益阶段分得一份利益。在繁荣期,拥有矿业项目的融资方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萧条期,矿业投资方人为放大投资风险,投资行为谨慎,上述投资最佳时点向生产矿山阶段移动,阶段F的矿山基建与生产阶段构成次佳投资时点。融资方在萧条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需要顺应市场,压缩风险较大的早期勘查项目。
基于上述,可以看出,拥有矿业项目的融资方需要承担早期勘查项目如阶段A的立项、阶段B的缩小勘查靶区和阶段C的工程验证阶段的风险,因为一旦成功,后期收益较为可观。阶段A,只拥有探矿权,未发生实质勘查投入时,矿权价值很难增加,对投资方来说没有任何买点。阶段B仅仅展示令人兴奋的物化探异常的探矿权,而没有实质性的矿化露头,对投资方来说同样没有任何买点。此时,一旦发现与勘查目标矿床相同的矿化露头,对融资方来说第一次获得卖点,即可能的找矿潜力,因为此时没有资源量。其逻辑是,融资方已获得例如10个令人兴奋的物化探异常,而其中一个发现了与勘查目标矿床相同的矿化露头,逻辑上的找矿潜力是有依据的。从融资策略来讲,融资方不必非要把资源弄得清清楚楚,其道理与翡翠赌石是类似的。极端的情况是,将见矿钻孔终孔在矿化体内部,投、融资双方均不清楚矿化体厚度,目的是强化卖点,获得融资机会。在阶段C,一旦目标矿床获得验证,主控矿因素获得确认,剩下的就是阶段D用钻孔来控制资源量了。因此,阶段C的成功,其卖点不是资源量,而是风险急剧减小的找矿潜力,虽然在阶段C多少获得一定数量的资源量。成功的阶段C对专业的高级矿业公司来说将构成重大兴趣买点。在阶段F,融资方的卖点是收益大小、矿山寿命,以及年新增储量要大于年消耗储量等。
上述表明,矿业项目有明确和成熟的投融资模型,即使在矿业萧条期,有卖点的项目仍然能获得投、融资机会。笔者最近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矿业会议,会上有矿业公司推出若干333资源量探矿权项目,希望融资。笔者问,您公司项目的卖点是啥?能解释一下投资者的获利路径或投资模型吗?推荐项目的人员一脸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