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源
在涉外矿业项目评估时不可避免要面临成本数据对比,因为概念上的差异,事实上造成中外及不同国家之间成本数据方面不能简单直接对比的结果,专业技术人员应谨慎给出结论。
中外财务体系上的差异
矿业发达国家的财务体系以美国的GAAP (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为代表,行业也强调IAS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的指导标准。与他们比较,我国的财务体系在涉及矿业行业方面存在下列特点:
- 对会计制度的规定从法规-准法规角度出发,明确、详细,会计师自由度很小,包括涉及市场化的内容;
- 矿业与其它行业一样,总体上没有特别规定,即在涉及成本数据方面,在概念上与其它行业相同,歧义很少;
- 财务制度层面(如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与技术层面(如技术经济分析)之间概念上一致的。
在GAAP体系下,法规层面的规定是概要性的,实际上是遵循行业技术规范。上市公司只要满足股市所在国概要性财务制度规定即可,同时允许披露满足行业技术规范的财务信息。这样可能出现行业技术规范与股市所在国概要性财务制度不一致的情况。加拿大NI43-101标准和澳洲JORC规范等只是要求将Operating costs(运营成本)的构成说明清楚即可,非常概要性。这样,在技术层面,针对同一项目的同一成本概念下不同技术人员可能给出不完全相同的内容。
我国矿业企业涉及成本方面的一些重要概念
1)总成本:按照制造成本法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其中,期间费用由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组成,不包括营业外支出,如购入矿权。管理费用包括土地费用、地质勘查、公司办公设施和矿山基础设施折旧、无形资产(已购矿权)摊销、递延资产摊销、安全和环境设施维护与更新、公司管理人员薪酬和办公费用、矿业权占用费(矿权使用费)、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环境保护税(排污费)、安全费、资源税(资源补偿费+资源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安全保卫等。
2)生产成本:又称产品成本,由直接制造成本(如采矿和选矿的材料消耗、燃料、动力费人工、生产工人薪酬等)和间接制造成本(如露天矿生产剥离、坑道开拓、工程维护、设备修理、相应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采矿和选矿直接管理人员薪酬和办公费用等)。我国政府和上市公司公布的主营业务成本就是生产成本的概念。
3)营业成本:指项目投入运营后的总成本,其包含折旧和摊销 ,但不包括财务费用。
4)经营成本:指付现的营业成本,经营成本=营业成本-折旧和摊销,经营成本不包括财务费用。
因此,在我国,经营成本、生产成本与总成本数据之间显然是不能等同的。
在矿业发达国家,也有制造成本法分类,即将总成本按制造成本(manufacturing costs)和非制造成本(nonmanufacturing costs)划分,在框架上与我国的制造成本与期间费用分类有类似性,但不完全相同。Operating costs概念与我国的经营成本在框架上非常相似,即不包括折旧、摊销和财务费用,而Operating expenses 概念下可能包括折旧和摊销的数据。
Brook Hunt咨询公司的成本分类
该分类属技术层面的分类,不符合GAAP准则,但其影响较大,行业内允许公开披露。考虑到矿业项目的特色性,其分类概念如下:
- 直接现金成本(Net direct cash cost – C1):采矿和选矿直接成本、相关生产设施维护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矿山管理和矿山地质,但不包括露天矿的开拓剥离和地下矿的开拓坑道费用。C1为矿山运营的最低成本,常常以此为依据来确定储量的边界品位;
- 运营成本(Operating cost – C2):C1+折旧和摊销;
- 全部分配费用(Fully allocated cost – C3):C2+公司管理费用+公司市场营销费用(营销费用与销售成本不同)+财务费用+权利金(非政府约定的费用和政府强制费用)+生产税费+公司勘查费用等。
该分类没有考虑维护运营投资和闭坑费用等因素。与我国的成本分类比较,其运营成本概念(C2)是完全不同的,是不可对比的。
矿业发达国家运营成本主要内容
分现金成本(Cash cost)和总现金成本(Total cash cost)。业内,现金成本又称运营成本。该分类属技术层面的分类,也不符合GAAP准则,行业内允许公开披露。
这里,现金成本相当于Brook Hunt咨询公司的成本分类C1+非政府约定的权利金,Cash Cost不包括公司管理费用、公司市场营销费用、财务费用、勘查费用、生产税费、政府强制权利金等。因为,矿权是地权以下的财产,由地权派生出来(社区协议)费用归入非政府约定的权利金。
总现金成本=现金成本+生产税费+政府强制费用权利金+维护运营投资等。这里的维护运营投资包括维持现有生产规模为目的的露天矿的开拓剥离和地下矿的开拓坑道费用等,而不是全部支出(如二期工程)。
与Brook Hunt咨询公司的分类最大区别是现金成本和总现金成本均不包括折旧、摊销和财务费用,同时又增加了维护运营投资的内容。与我国的成本分类比较,这里的总现金成本与我国的运营成本概念类似,但内容不一样,因为其包括了露天矿的开拓剥离和地下矿的开拓坑道费用,数据上要大于我国的运营成本数据。
所有维持运营成本(AlSC)和总成本(AlC)
此概念为世界黄金协会 (World Gold Council)针对金矿项目提出,自2014年1月起建议实施,并开始为全球主要金矿矿业公司所公开报告成本数据。
- 维持运营成本(All-In Sustaining Costs- AISC):等于上述Total cash cost+与运营有关的公司管理费用+与运营有关的勘查费用+与运营有关的维护运营投资+与运营有关的闭坑费用。这里的维护运营投资强调了公司层面与运营有关所有维护运营投资费用。
- 总成本(All-In Costs – AIC):等于AISC+公司层面与现行运营无关的社区、证照、闭坑、勘查、可研费用等。
该分类属行业技术层面的指导意见,同样不符合GAAP准则。
这里的维持运营成本(AISC)与我国的运营成本概念更是相距甚远。以金矿为例,AISC在同一项目下比Cash cost一般高约300-400美元/盎司。目前,有记者报道我国2015年综合生产成本900美元/盎司,国际上主要矿业公司的综合成本1200美元/盎司。基于上述概要,所谓国际上1200美元/盎司的综合成本可能指AISC,而我国的生产成本概念与其比较,显然不是同一概念。不是同一个概念不存在可比性。
评述
依据笔者理解,世界黄金协会推荐的AISC成本概念主要用于对金矿矿业公司成本数据披露时的约束,以尽量减少对非专业大众的乐观预期误导。在涉及成本数据技术经济分析时,矿业发达国家倾向强调矿业项目的特殊性,其关注点概要如下:
- 管理费:西方强调以矿权为单元的成本归类,我国会计针对的是以工商独立的企业作为会计主体。在西方,当一个矿业公司有一个采矿权时,矿权现场运营的管理费与非现场公司的管理费要分开对待,这种区别的目的是确定合适的运营成本以及与其对应的储量边界品位。因为,在公司层面,其管理费用除了矿权现场运营管理需求外,还要考虑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就是即使没有现场的运营项目,公司层面的这部分管理费用也是必须的。
- 勘查费用:有矿山地质(采矿项目中通过勘查活动提升储量级别,以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勘查支出)、与运营矿权有关的以新增资源量为目的的勘查费用(可行性研究之前的新增资源量)和在同一公司下与运营矿权无关的其它矿权勘查区别。通常矿山地质费用要进入运营成本,而其它勘查费用要予以区别对待。
- 维护运营投资:完成基建投资 (Capital cost) 后新增投资, 这些新增投资有以新增扩产能力为目的投资(二期工程)和维持现有生产规模为目的投资区别,运营成本概念下的维护运营投资是指后者。露天矿的开拓剥离和地下矿的开拓坑道费用归类也是重大关注点。我国上市公司这部分支出一般归入在建工程,这样运营成本的数据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早期Brook Hunt咨询公司提出的C1成本概念与我国现行做法是相近的。现在业内倾向将这部分费用计入运营成本之内,笔者的理解是因为实际运营成本因CPI因素不断增加,大大挤压了利润空间。在可行性研究时可以通过增加运营成本途径来提高储量边界品位,相应的提高整体储量平均品位(储量总量减少,矿山寿命减小),从而提高利润空间。
- 权利金 (Royalties): 有非政府约定的费用和政府强制费用的区别。我国现行资源税就是政府强制的权利金征收范畴。
- 生产税费:区别权利金、所得税、直接生产税费和销售税费。我国的矿业权占用费(使用费)、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环境保护税(排污费)、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实际发生安全费、契税和印花税等归入直接生产税费,直接生产税费不包括销售税费和所得税。
- 闭坑费用:我国目前还没有完整可实施的要求。目前,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尾矿库闭库验收预算、闭坑安全保障基金(还未明晰)、土地复垦费预算、水土保持补偿费(还未正式实施)等应属此类。
基于上述,在涉及成本对比时务必需要弄清楚其成本构成内容,盲目对比的结论是不严谨的。